Sidebar

作为“选择和决定论之间:体验中的文化多样性和自由意志、成功和偶然概念的形成“项目的一部分,一场有关儒家”命运“观的研讨会于10月25日举行。

研讨会从儒家“命”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命运的概念。研讨会主要报告人是Vytis Silius博士(维尔纽斯大学;中山大学),评论人是Agnė Veisaitė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和 Paulius Rimkevičius博士(维尔纽斯大学)。

“命”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术语之一,通常被解释和翻译为“命运(destiny)”。本次研讨介绍了“命运”这一术语在现代西方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的研究中是如何呈现的。主要报告人Vytis Silius博士简要介绍了儒家经典著作中“命”的概念,并阐述了儒家对“命”的解释如何为我们提供一种对命运这个概念新的处理方式以及它的心理影响。在他的研究中,V. Silius 注意到在西方学术文献中,尤其是在哲学领域,“命运”(fate)被消极地对待,这种情况在其他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命运研究”中出现了一种“被动性态度”。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Agnė Veisaitė 博士将儒家的命运观与角色伦理相结合,她指出在生命的任何时刻,一个人都有某些与“命”相关的角色。演讲者比较了两种不同文化中命运的概念,并引用了让-保罗·萨特 (Jean-Paul Sartre) 的话,即:“人可以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但这种“自由”是被“判定”的,因为我们没有创造自己“。Veisaitė 博士提出在儒家思想中,人被判定为男人。她在报告的结尾提出了无法逃避命运的观点,即无法逃避生命角色中的角色或者在“命”的语境下的角色,因为我们都肩负着做人的巨大责任。

哲学家Paulius Rimkevičius博士通过西方哲学语境下对宿命论的感知,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命运的概念,并提出了人们原则上是否相信命运这一问题。认为一切都不取决于我们的行为,这是一个错误的信念。当人们寻求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以及依赖什么时,这位哲学家试图通过赋予它一种科学精神来呈现一种命运感。人的哲学信念取决于持续的自我教育和支撑这些信念的文化。对命运的信念既不是错误的信念,也不是哲学的信念,因为人们通常没有哲学信念,因为如果有哲学信念,就需要付出努力,需要你周围的文化来支撑和强化这种信念。

印度学家Audrius Beinorius教授从印度的角度提出了命运的概念。他认为,整个印度文明和文化都被归咎为宿命论,是与因果报应的必然性的和解,印度因果报应的概念说明了某种因果关系。所有这些都强化了印度文化中命运不可避免的思想。

Cookies make it easier for us to provide you with our services. With the usage of our services you permit us to use cookies. More information